启爸扯闲条

[转]作业设计有哪些理论支撑,你知道吗

2022 6月23日
时间:2022/6/23(周4)13:06|作者:启爸|分类:聊教育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在非课堂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从这个概念出发,作业更强调整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笔者与一线教师交流作业时,提出作业设计也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教师们感觉有些困难。在这里笔者简单梳理一下,方便一线教师参考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维果斯基研究表明: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现有水平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计家庭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完成的任务,一种是经过努力或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


  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经过研究认为:所有人都具有多种智能,其涵盖了人的多个方面,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 我认知智 能、 自 然 观察 智 能等多项智能。这为我们作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可以将作业形式设计成多样化,适应学生智能特点,一方面也要尽力关注并促进学生不同智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他们主张学习并非学习者把外界的 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 互动,以自己的方式生成信息、构建知识的过程。该学习理论倡导的学习是深层理解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 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 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作业设计时可以借用这一理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新学的知识,进行不同维度的创造,进而收获独特的学习体验。


  四、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的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以及进行积极的监控,都属于元认知的范围。元认知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把元认知的理论应用到作业设置当中,就是让学利用自身的认知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提升作业完成质量和个体认知水平的提升。


  五、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 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作业设计时,开展一些合作性的作业,反贼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在一起,努力为他们提供为小组学习的任务和机会,促进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学业水平的发展。


  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它强调人的本质与价值,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他们提出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所谓有意义学习,不是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而是使个体的个性、态度、行为和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改变的学习。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从而在良好的环境中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在作业设计时,教师既要关注作业内容、方式,还要关注学生实施作业时的体验和教师角色定位。


  七、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理论。该理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以通过内部的作用产生自组织现象,使系统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自发地转变为时空上和功能上的宏观有序状态,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零碎无序的知识,根据其内涵、本质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转变为 有序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作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让学生认知不断形成并且结构化的过程。作业题目能不能体现学生认识与外界进行交换,是不是使学生的认识从无序向有序转变。


  八、迁移理论

  所谓迁移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主要存在三种迁移理论,即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和认知策略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的,学生先前的认知结构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产生式迁移理论则重视认知技能的迁移,更加关注情境创设与两种材料之间的联系,相同要素越多产生迁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认知策略迁移理论更加关注学生对于问题解决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网,找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别,构建逻辑思维对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迁移理论对作业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九、结构与智力发生理论

  “结构与智力发生理论”是皮亚杰提出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智 力结构是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获得最终发展;而平衡是指同化与顺应两者的平衡。所谓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具体的已经 形成的结构当中;所谓顺应,就是同化的图示或结 构受到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同化在学习中的主要标志就是把新的、未 知的,想办法纳入或联结到旧的、已知的结构中去; 而顺应则是同化的对立面,新的、未知的与已有的 结构发生了冲突,需要改变原来的结构,让新的、旧 的融于一个新的可以解释的结构中。作业的价值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向两个方向深入,一方面,在同化中往后退,退到越基础越好, 以此领悟知识的本质;一方面,在顺应中往前走,走到利用知识的一致性,不断产生新方法、新思想,以此感悟知识。


  在作业设计时,除了以上几种,还有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可以借鉴,如主体性教育理论、杜威实用主义理论、扎根理论、学习进阶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教师可以根据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需要进行取用。

浏览4167 评论0
作者启爸 分类聊教育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转]学术论文摘要的规范表达示例 “概念”之随想

  你怎么看: